万山凋敝黯无华,
四面嘶鸣晃树杈。
白雪欲求吟咏句,
穿枝掠院演梅花。
——左河水
传统节气
2020/12/07
大雪,顾名思义,雪量大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
大雪,十一月节。
大者,盛也。
至此而雪盛矣。”
大地本应银装素裹。
到了这个时候,雪往往下得大、范围也广,故名大雪。
大雪,是24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。
过了大雪,就是冬至,小寒,大寒。
之后便又是新一年的开始。
节气周而复始,我们的日子也生生不息。
再忙的节奏,都缓一缓吧。
再不开心的事情,都放一放吧。
大雪之后,天气骤变。
不管天地风寒交加,愿君三冬有暖。
大雪着一身素衣,缓缓而来,大地没有了往日的姹紫嫣红,却用简单的线条,勾勒出一幅洁白的画,纯洁通透、轻盈自然。
古人曰:“积阴为雪,至此栗烈而大矣”。一年到此,是阴气最盛的时候。阴气化作漫天大雪,还世界一片银装素裹。
风中闻草木,雪里见江山。想要记起和忘掉一切,只需一场大雪。
大/ 雪/ 三/ 候
一候鹖鴠(hé dàn)不鸣
此时因天气寒冷,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。
二候虎始交
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,正所谓盛极而衰,阳气已有所萌动,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。
三候荔挺出
“荔挺”为兰草的一种,因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。
大/ 雪/ 养 / 生
俗话说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。冬藏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,促进新陈代谢,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;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,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,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。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,大雪节气正是进补养生调养的大好时机,那么大雪节气养生究竟该怎么做呢?
木白温馨提醒:大雪节气养生有几大原则,做到了可以让你健康整个冬季。
01
养宜适度
所谓适度,就是要恰到好处。不可太过,不可不及。
过分谨慎,则会导致调养失度,不知所措。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,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,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,如此状态,都为养之太过,长此以往会有损健康。
02
养勿过偏
食补、药补、静养,综合调养需适中。
有人把“补”当作养,虽说食补、药补、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,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。正如有些人,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,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,若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,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。
03
保暖护阳气
冬属阴,宜少泄津液,故冬“去寒就温”,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。
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,空气湿度很低。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,宜保暖贴身,不使皮肤开泄汗出,保护阳气免受侵夺。夜晚的温度会更低,睡觉时要注意保暖,使四肢暖和,气血流畅,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,如感冒、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等。
04
起居宜早卧迟起
冬季日短夜长,要注意早卧迟起,不要熬夜,不要过早起床晨练,要“必待日光”。
冬天应注意保护阳气,养精蓄锐。尤其是气血虚弱人群,冬季起居更应该早睡晚起,避寒取暖。气血亏虚的人不要“闻鸡起舞”,应该太阳初升时起床,才能保护体内阳气。
大/ 雪
让寒冷的天气冻住你的烦恼,
凛冽的寒风吹散你的不快,
洁白的雪花将你的忧愁覆盖,
代替而来的是你的开心愉快。
大雪时节,
让我们感悟冬的祝福,
享受冬的温情。
大雪时节,
让我们彼此温暖,
愿你我都被这世界温暖地爱着!
大雪时节,愿诸君安康!
让雪的浪漫,捎去我无尽的祝福。
让雪的晶莹,照亮你美丽的笑脸。
让雪的飘逸,带走你所有的烦恼。
让雪的温暖,融化我真诚的思念。